春泥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1

分卷阅读271

    年过得好的代价是要儿子来支付的,这就让郑贵太妃有些难以接受了。

朱常洛早就设想过郑氏可能有的顾虑,因此又笑了两声,说道:“皇弟在封地那边,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朕不是掌权久、权威盛的先帝,也不能轻易地抹掉那些事,不过皇弟若是进京,地方上的官吏能放开手脚,就方便许多了。左右常洵该得的那些一分都不会少。”

朱常洛又提到了先帝,自然不是说他想念渣男爹了,而是说明他有的是机会以及手段去对付福王。

现在他用的还是柔和的手段,等到什么时候他不耐烦了,福王的那些罪名他可都要让人一一去证实、处理掉了。

他是朱常洵的异母兄,不是对他百般包容的亲爹!

郑氏在开头就一口一个“哀家”的摆架子,意思是说他虽是皇帝,但到底是小辈。那现在他就证明给她看看,他也是个硬气的皇帝,没收拾她是不和她计较,不是让她得寸进尺的!

谈到最后,郑氏已经被朱常洛吓到了,福王不久就要回京这件事估计已经成为定局,郑氏开始小心翼翼地讨好皇帝,只盼他到时候不要下狠手。

虽然说得狠戾但一直用的是软刀子杀人这种方式的朱常洛已经开始想象拿福王母子做筏子刷声望的一百种方式了,才不会真的下狠手毁了自己的仁君人设呢!

而且他是很忙的好吗,又不是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老爹,重大政务他都要深思熟虑,再找人商量才最后做决定的,寻常政务也要挑一些有用的批改、吩咐,即使有内阁的票拟,他也要细看了再说的!

边境的战事在他另派了大臣去接替袁应泰后稳当了下来,起码锦衣卫不会再把辽东经略底下那几个武将对上官的愚蠢决策的腹诽呈上来了。

讲道理,朱常洛这种外行都被东林党们这次力捧的人选吓了一跳,招收叛军不是不行,但是辽东那种局势,他什么预防的措施都没有就大规模地收编,不是傻就是二,胆子大得没边,朱常洛都想问问他为什么不上天去和太阳肩并肩。

这还只是基础的,其他的朱常洛看不太懂,也不妄作评价,但是这人不行他是知道了。

新官上任还是有成效的,□□哈赤进犯的时候,辽东好歹顶住了。

当然了,朱常洛觉得自己让他们带去的四门神机大炮也是很有用的。

辽东那边得拨钱,在此之前,也是三月份,杭州突然发生特大火灾,受灾人数达两三万,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辽东那边的钱自然是从内帑出,毕竟数量巨大,前头又修了皇极门和新建了弘文宫,饶是内帑银钱众多,还是让朱常洛心疼了。杭州城那边,虽然也运了银粮去救灾,但是内帑出的这笔钱国库能不能补回来,还要再扯一会儿皮。

被银子给难住的朱常洛,想到大明不合理的税收和以福王为代表的宗室豪奢派,就忍不住纠结和痒痒的内心。

唉,比皇帝还有钱的藩王都是异端!异端!

作者有话要说:  榜单要求的基本字数还没满,来不及了就先发上来了。

第183章常朝

前头朱常洛刚夸完新任命的辽东经略还是有本事的,起码□□哈赤没得着好,谁知道就过了没几日,那边就加急传来了最新的军报。

沈阳城危!

沈阳是辽左重镇,而且,所谓的清朝的盛京就是此地,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不管怎么说,朱常洛都是忍受不了边境重镇一个接一个被占据的。

发展到崇祯年间,北京城都被围了!

虽然从大明如今的版图来看,辽东之地多被占据之后,北京城几乎不像是首都,而是一个切切实实的边陲重城,但是,这不是一国之都可以在大半的江山已经在手中的情况下被攻破的理由。

非得说版图的话,大概如今的建州女真占原本大明总版图的十分之一左右,到了崇祯帝自缢殉国的时候,大明占十分之四到十分之五,剩下的一半,李自成的大顺占五分之三,满清的地盘依然不大,只是南明诸帝对大顺的仇恨值太高,和满清合作剿灭大顺,可是大顺的版图大半都进入了清军之手,最后南明一步步地被蚕食,十五年间将大好江山全都败光。

作为大明正统的皇帝,朱常洛不得不说一句,这么多年来,这些南下再建国的皇朝里——举例东晋、南宋——南明是他见过的最差的一届。

大明皇朝除了正统的继承人都不好好教育的弊端就这么凸显了出来,南明的皇帝,再说一次,除了朱聿键,其他都不怎么能看,就连朱聿键,其实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过对比之下,他就显得比较合格了。

四月初三,奉天门常朝。

“诸卿,建奴再度犯边,辽东加急呈送战报,你们都说说,到底该怎么办啊?”朱常洛端坐在御座上,手上拿着是辽东传来的战报。

有资格参加常朝的人不多,以品级来说,起码都是中层官员,然而在朱常洛的问话下,他们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朱常洛看着就笑了。

原主泰昌帝登基之后,自然要拉拢万历朝那些和他亲近的老臣,有齐楚浙三党的,也有东林党的,如果按照历史进程,被泰昌提拔的东林党官员在天启初年自然是活得很滋润的,浙党首辅方从哲又因为泰昌帝的暴毙最后被迫返乡,即使不按照历史进程,在原主提拔了一批认为得用的官员之后,朱常洛也不能在他们没犯什么事儿、自己也不清楚朝局的情况下肆意更换朝臣。

这就导致了东林党权力日盛,袁应泰这个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高升的人,也是东林党的杰作。

花大力气培养这人去抢功的时候不说什么,他派人去边疆分担袁应泰的部分工作,已经表现出对此人的不满了,这些人还在那里替袁应泰掩饰,真想等到最后事情无可挽回的时候,他们才愿意开口吗?

“诸卿,朕今日在这里,可不是来唱独角戏的。你们有甚么高见,都说出来吧。”朱常洛复又开口催促,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虽然三党和东林党一向是争锋相对,但是辽东的事情,随便开口,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被人逮住了尾巴就不好了,因此非但东林党没动,三党的人也没动。

但是天子已经发火了,总要有人出来和稀泥表示一下。

前任首辅叶向高在万历年间已经辞官回乡,此番回来,虽然又当上了吏部尚书,还回到了内阁,但是只是阁老,首辅是方从哲。

方首辅作为如今朝中文官之首,当然要一马当先平息天子的怒气。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加派军马,收集粮草,否则,辽东危矣!”方从哲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慢吞吞地说道。